央行媒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并不意味流动性收紧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回顾货币政策操作和金融市场运行状况的同时,聚焦了国内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近年来逐渐下降的现象,并指出,“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和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报告还表示,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不宜简单将不同时点的超额准备金率进行比较。

  超额存款准备金作为银行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其充裕程度的变化一直以来被作为衡量银行体系资金宽裕与否的重要指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是否会引发市场对银行体系资金面紧张程度的担忧呢?

  对此,报告强调,随着现代支付体系的不断发展,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资金的清算速度,加之商业银行融入资金更加便利、流动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银行对超额储备金储备需求逐渐降低,造成了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这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这种下降并不意味者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和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报告分析认为,超额储备金率的趋势性下降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支付体系现代化大大缩短了资金清算占用时间,基本消除了在途资金摩擦,降低了其他资产转换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资金汇划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二是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有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在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从市场融入资金,从而降低预防性需求;三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流动性影响因素,降低了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