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成航班旅客热门话题 ——专访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周卫荣
去年11月30日,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亚太组委周卫荣,莅临我行参观考察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接受了东莞农商银行报专访。一个月之后,2012年底,东莞市钱币博物馆获评为“广东省十大民间收藏博物馆”,近日,周卫荣就此话题再次和本报畅谈了他心目中的钱币博物馆。
东莞农商银行报: 2012年底,东莞市钱币博物馆等10家收藏馆被命名为“广东省十大民间收藏博物馆”。能入选“十大”,您觉得优势体现在哪里?
周卫荣:当选是应该的。这个馆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有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个地市级的商业银行,能够有这个理念,建设钱币博物馆,这在全国领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商业银行能够注重这方面的建设,对公众和员工进行教育,这个意识全国领先。
东莞农商银行报:您上次还提到了馆藏量的问题……
周卫荣:这个馆藏品丰富,在全国的商业银行里面也是名列前茅,而且展览面积大,在全国的金融系统博物馆里首屈一指。而且,东莞农商银行的员工对钱币文化的了解程度,超过一般金融机构。
东莞农商银行报:但也有人认为建设博物馆不会产生效益。
周卫荣:当然,建钱币馆不直接产生效益,但是它体现一家银行的文化软实力,体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切合了目前国际主流。我参加挺多的国际性金融系统会议,很多国家的银行重视博物馆建设。像摩洛哥这样的国家,虽然国家不大,但他也重视博物馆文化建设,他的央行博物馆建成,我还参加了剪彩。我觉得,东莞农商银行能够有这种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品位。事实上,东莞市钱币博物馆的建设,在全国产生的效果也很好。
东莞农商银行报:您是说有全国影响力吗?
周卫荣:我多次出差途中与人谈及钱币博物馆,同航班的旅客特别提到东莞市钱币博物馆,告诉我是一个地级市的农信社自己建设的,办的有声有色。当时让我惊喜不已,可以说北京、上海等地方的人或许不知道东莞究竟有哪些银行,但是他们通过东莞市钱币博物馆,从而知道了东莞农商银行的实力、影响力等,这点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东莞市钱币博物馆藏品信息量丰富、覆盖面广,无论是藏品或者设计方面都颇具广东地方特色,这是比较独特的,会让他的名气传播的越来越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