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速降至10年最低水平

  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速上月降至10多年来最低水平,继续对政府构成压力,要求政府放松货币政策,防止经济放缓过于急剧。

  两周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表明,北京方面已转向宽松姿态,但最新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仍在扩大。

  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广义M2指标同比上升12.7%,为自200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中国央行认为支撑经济增长所必需的16%。

  “货币创造仍然十分疲弱,”花旗(Citi)经济学家丁爽表示。“我们预测,在中国农历新年(明年1月底)之前,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下调。”

  政策是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一些分析人士警告,政府在对抗经济急剧放缓的风险方面行动太犹豫。北京方面在转向宽松姿态时无疑十分谨慎,更愿意称其动作为“微调”,而不是转变姿态。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种谨慎再次得以体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为即将到来的2012年制定了经济政策蓝图。在昨天会议结束时,政府将维持“平稳较快发展”放在一系列目标的首位。但政府也强调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性,这个信号表明,中国政府不会采取类似于其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出台的由信贷推动的大规模刺激方案。

  分析人士称,虽然政府担心过度刺激经济,但可以不动声色地放宽对银行的一些监管限制,使其更易于支持急缺资金的企业。

  中国央行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银行存款增速大大低于贷款。由于许多小银行的贷存比徘徊在75%的监管上限附近,吸存难度将损害它们的放贷能力——除非中国银监会(CBRC)给违规者一些回旋余地。

  “我们预测,2012年,银监会在实施宏观审慎措施时会更加灵活,以确保信贷足量扩张,”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常健表示。(报道来源于《金融时报》)

[关闭窗口]